服務專線:02-8698-1141

 

USB

USB 介面背後有著重大而悠久的歷史,從 1996 年的 USB1.0 版到 2019 年採用的 USB4.0 版,傳輸速率不斷擴大,連接器與名稱也已多次變更。


原先 USB1.0 到 3.0 版本名稱及規格容易理解。每個版本都帶有新的規範,也符合設備上傳輸速率及電源供應各方面所需,且極大程度上都能夠向下兼容以前版本。

自 2013 年 USB-IF 推出 USB 3.1 後,其前身 USB 3.0 的名稱隨著每次 USB 新版本產生轉變。這種情況導致了整個科技界對術語的大量誤解和混淆。但不論如何,USB 已成為國際性及不可或缺的 IT 介面,並適用於所有電腦周邊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USB3.0 / USB3.1 / USB3.2 / USB4 名稱

快速概覽

USB 傳輸速率高達 5Gbit/s 命名如下:

USB3.0 發布自 USB3.0 (2009年)

USB3.1 Gen1 發布自 USB3.1 (2013年)

USB3.2 Gen1 發布自 USB3.2 (2017年)

 

USB 傳輸速率高達10Gbit/s命名如下:

USB3.1 Gen2 發布自 USB3.1 (2013年)

USB3.2 Gen2 發布自 USB3.2 (2017年)

 

USB 傳輸速率高達 20Gbit/s 命名如下:

USB3.2 Gen2x2 發布自 USB3.2 (2017年)

 

USB 傳輸速率高達 40Gbit/s 命名如下:

USB4 Gen3x2 發布自 USB4 (2019年)

USB 傳輸速率演進

以下展示為 1.0 版本以來所有 USB 版本總覽,以及所使用的傳輸速率和連接介面。

USB 連接介面圖鑑

經幾十年來傳輸速率與電流承載能力的變化,USB 連接介面也隨著不斷改變。從第一代 USB1.0 的 Type-A 與 Type- B 介面,到現在的 USB2.0 與 USB3.0 (現稱為 USB3.1 Gen1 與 USB3.2 Gen1) 的出現,傳輸速率與電流承載力也已跟著進步。

TYPE-C 專屬功能

POWER DELIVERY (電力輸送)

電力輸送「 Power Delivery 」或簡稱「 PD 」,主要是在溝通並調節主機、工作站/線材和設備之間的供電配置,其標準由USB版本獨立發布。

 

如果使用的主機、HUB 或線材、設備皆有支援 Power Delivery 功能,則適用其 USB PD 的電壓和電流的規定。

PD 供電的配置與調協主要是透過指定的電子標誌 E-Mark 晶片,根據電壓和電流及供應方向,將所有能夠承受大電流負載的線材,正確的配置符合的電流量到需求端,避免造成電流量過大或不穩定的情況。

DISPLAYPORT ALTERNATE MODE 

(影像訊號替代模式)

Type-C介面代表著USB規格的統一,因此除了一般的USB應用外,還包含替代模式的「DisplayPort Alternate Mode」簡稱 DP ALT

甚至還有更進一步的MHL (MHL ALT)Thunderbolt 3 (TB3ALT)、Thunderbolt 4 (TB3ALT)PCI Express (PCIe ALT) 和最近的HDMI (HDMI ALT)

 

這些替代模式的設備皆需都有支援ALT模式。

 

 

LINDY USB TYPE-C 全系列線材

 

© 2024 林帝股份有限公司